中山外文.全國制霸

雖然說呢,這完全不關我的事情
但是看到這樣的照片,卻讓我有種想哭的感覺


mi、turn、philos、馬力、羅叔
你們這五個老頭子是跟人家年輕人湊什麼熱鬧,本來一團和氣的照片,加了你們五個,整個就感傷了起來。

跟照片中所有散發著濃烈男性荷爾蒙的大家一樣,接觸籃球是受到漫畫灌籃高手的影響,加上國中時期大家一窩蜂約在週末早上五點搶著佔場,籃球就這麼進到了我的生命。還記得當時年紀小,拜了一個很會耍球的大哥哥當作師父,於是每次到球場就是不停練習師父所傳授的花式運球,直到有一天,師父因為示範了空中360度飛身灌籃而讓手臂脫了臼緊急送醫之後,我就再也沒見過他了。接下來的幾年,籃球與我的羈絆,就不斷的發生在五股工業區興化國小的簡陋球場上,以及幾個把保力達當作運動飲料喝的球友們。對當時的我來說,汗水與籃框帶來的快樂,是單純的的。

我一直認為,打籃球是一件很歡樂的事情,所以對於輸贏我總是看不重;而也就是這樣的心態,讓我在正式比賽中,始終找不到屬於自己的定位。忘記在哪裡看過一篇報導,說到運動員總會在腦袋中與自己對話,並且想像自己贏得勝利的畫面與動作,進而複製這樣的畫面而取得真正的勝利。在正式比賽中沒有定位的我,只是不停聽從腦袋中的聲音『跑!』而行動著,久而久之,我似乎就被定位成可以跑快攻的人。直到現在,我還是不清楚我的定位在哪裡,似乎,只有在最單純的3打3比賽中,那短暫俐落又自由的形式,我才能找到自己。

羅叔最常用籃球來比喻我交出去的報告,還記得當時他是這樣形容我的文字『像切入一般本能性的流暢,腳步永遠跟著球在比速度,但是另一方面卻是缺乏思考深度的單純』。對於每次上課時的座位,他也是用球風來形容我『James每次都會坐在最後一排中間偏左或偏右的位置,就像控衛,那是能夠掌握整個球賽狀況的最佳位置』。當時我真的覺得這位教授實在是瘋了,但現在想想,寓意實是不淺。不知道現在讓我再寫一次西概的期末考,會不會有種都是三分線分析深度呢?

扯了這麼多五四三的東西,我想說的只是,或許在面對如此振奮人心的感動時,我還是最適合在遠方一邊為大家開心,一邊感嘆年華老去。學弟們,全國製霸留給你們,經濟不景氣我來扛就好了。

但是,能不能找一天,大家上來台北打個全場阿...

ps: 那天遠方捎來全國製霸的消息時,老子可是全裸來迎接,夠捧場了吧老MI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