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洋大戰...該上哪艘船?

就是這樣啦...也要謝謝媽祖娘娘保佑

在被發了許多卡之後,也輪到滿手好(人)牌的我發卡了

找工作找了兩三個月,(廣義來說,應該找了半年多了)

原本滿腔熱血想要寫些感想的,現在只想要平平靜靜的上船

不過還是想說一下,在這中間面試所得到的心得:

1. 掌握大方向。對產業別,職務別都要先有個想法,然後盡可能的去挖

2. 不要亂槍打鳥。方向掌握後,好好利用104的『相似工作推薦』還有『相似公司推薦』

3. 不要侷限公司。我剛開始因為這點,讓自己面試機會少之又少;其實透過小公司的面試也可以學到經驗,反正就是找工作,多看看也是好的。

4. 人脈。我覺得東方人很排斥這點,但事實上好工作都是靠人脈的,所謂人脈不是走後門,而是把細心準備的履歷,託內部的人交給HR,只求履歷被看到,剩下的事情跟對方無關。否則要念MBA幹嘛?不就是net working? 我也遇過幫忙態度有差距的朋友,所以也想要讓已經有工作的人知道,盡可能的幫助朋友。會動用到你這個朋友的關係找工作的人,不是智障就是深謀遠慮,兩者很好分,一個眼神HR就知道了,不用給自己壓力,也不用想太多。

5. 窮追不捨。這一招請用在真的很想要進去的超大型但機會渺茫的公司,用outlook或thunderbird這種可以收取回條的客戶端軟體,一旦收到回條,就不時寫信去追蹤,只是分寸要拿捏。104也丟,信箱也丟,hard copy也丟...加上媽祖娘娘顯神威,你就可以準備上船了。

6. 萬全準備。這一點呢,是寫給我自己看的。最開始有SCB這天大的面試機會時,我還只是個找工作菜鳥,不曉得要準備自我介紹然後背起來,還以為自己臨場反應可以應付一切,但一切只是大便而已。(我一直在想,現在的我回到我第一個面試,應該有機會勝出,但一切都晚了...)所以,請準備好回答任何問題:個性、能力、求學或工作經驗...網路上很多,對岸牛人都有整理,要拿四五萬的人,請別太相信自己的能力,否則一個what drives you的問題,整個人就傻了。

7. 可伶可俐的履歷。就是clean and clear 還要crispy。我自己履歷大版修了4次,前前後後小地方也有十幾二十次;從resume+bio三頁,一直到最後濃縮到一頁。字體請大膽的使用10.5號,其它要說的東西放在covering letter

(怎麼一說起來,也是話很多...> <)

8. 做自己。這真的是心魔,我總是在面試官前面裝的很鎮靜,很成熟,笑也不敢大笑,緊張的要命。後來兩個offer都是在(比較)放輕鬆的情況下拿到的。不過當然還是要看公司文化等等的,最好也可以問問相同產業的朋友的意見。

9. 主導面試。這有點難度,因為找工作就怕失敗,得失心在那邊就很容易被牽著走,問啥答啥的;這時候就要把握最後主考官問的『你還有沒有其它問題』的時候,抓回主導權。問問為什麼找我來阿,從面試中有沒有看到什麼自己的特質是適合這份工作...之類的問題。留下印象,增加面試時間。

10. 動手動腳找消息。這是針對新鮮人找工作的建議,尤其是金融,consulting或FMCG類的MA職缺,它們很早就偷跑啦,三四月就要列出schedule來;citibank, standard chartered, hsbc, p&g, kimberly clark, mckinsey, bcg, oliver wyman, bain...本土的更不用說,透明的要命,但是要提早去挖就是了

好啦,放屁放完了

找到工作要低調,不然可能會有悲劇....助各位職場順遂阿~

ps: 我看,失業當自強系列,也就這樣不聲不響的消失了吧!